類固醇的迷思

 

我當皮膚科醫師到今年約20年,老實說我開的類固醇的量不算少,甚至有一次病人說『醫生你上次開類固醇給我,難怪效果那麼好』,似乎厲害的醫師是不用類固醇的。我心裡想,原來病人寧願病不好也不吃類固醇,這實在讓人困擾,以往皮膚科開類固醇大部分是免疫疾病,例如天皰瘡,紅斑性狼瘡,皮肌炎等等,這些病不用類固醇有可能等於棄生命而不顧,所以病人很少抱怨。但最近幾年,科學發現其他類固醇的使用。例如蜂窩性組織炎,你可能知道這是細菌感染,所以該用抗生素來治療,但許多研究發現,如果加上類固醇,病人恢復的速度會快很多,而且減少將來。損傷的程度。又或者像帶狀皰疹(俗稱的皮蛇),這是病毒感染引起的,理論上是用抗病毒藥物治療,但是如果不用類固醇,不但病人恢復速度慢,連將來的皰疹後神經痛都會較嚴重。最簡單如蚊蟲咬,有時候病人腫得像豬頭時,不用類固醇,那應該也算一種瀆職吧。

但是類固醇的確也有很多壞處,還在長庚的時候,我曾有一位乾癬的病人,他發現我開的一種類固醇藥膏很有效,來看診嫌麻煩,乾脆自己買,剛好又有藥局願意賣他大瓶裝的,病人就拿來全身擦,結果擦了幾個月以後,不但糖尿病出來,連眼睛都因為青光眼瞎了。

所以呢,水可以載舟,也可以覆舟,類固醇是好是壞,就看醫生怎麼用了。